溫馨提示

深夜看書請開啟夜間模式,閱讀體驗更好哦~

清朝位麵,乾隆皇帝在新任工部尚書劉統勳的陪同下,前往工部新設立的機械製造局檢視蒸汽機的情況。

劉統勳是乾隆頗為信任的才乾重臣,隻不過因為某些原因,在後世的名聲反而不如他的兒子劉墉。

當然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那部十分經典的電視劇《宰相劉火鍋》。

其實那部電視劇,的確是戲說。

乾隆十六年,劉墉考上進士。

而和珅是在乾隆十五年出生,還是一個不滿一週歲的娃娃,路都還走不明白。

再說,劉墉老爹劉統勳當時是刑部尚書,乾隆看重的大臣。

正因為如此,劉墉的舉人功名獲得了不少便利。

後世劉墉哪怕是貴為內閣大學生,正一品的大員,可論起權勢跟他爹根本冇法比。

要知道從雍正以後,清朝的權力中心就轉移了,是軍機處,而不是內閣。

再說了,劉統勳曾經擔任詹事府詹事,這個詹事府就是負責教導太子的地方,換句話說,劉統勳可是做過乾隆老師的男人。

乾隆對他自然也是十分信任,加上劉統勳專門學習過治理河道,擔任過工部尚書。

現在,乾隆經過深思熟慮,又讓他當回了工部尚書,可能覺得這樣對自己老師有點不太地道,於是乎還給了他軍機處大臣的官職。

當然,更重要的是,劉家一直專心為皇家辦事。

從劉統勳爺爺劉必顯開始算起,五十多歲的他,在大清努力了一番,中了個大清的進士。

還當了幾年的官,最後退休的時候,還領著從五品的員外郎一職。

而劉統勳的爹,自然也是進士出身,而且更進一步,坐到了四川佈政使。

到了現在,劉統勳的兒子劉墉也考中進士,已經是四代為大清效力了,對大清忠心耿耿。

這些,乾隆都是知道的,也明白他們一家的忠心,加上對他能力的認可,才把此事交給他辦,甚至明言,這是上仙傳授的技術。

劉統勳自然是矜矜業業,從內務府接手之後,很快調集了一批能工巧匠,開始製造蒸汽機和紡織機。

在有圖紙的情況下,不過一個月的時間,兩樣東西全部造好。

乾隆也是第一次來檢視,不過進了這個大廠房之後,他有點懵了。

隻見一排排的紡織機在轉動著,上麵安裝數百餘枚紗錠。

和傳統樣式相比,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變。

“由於時間倉促,臣隻安裝了五排紡織機,這些紡織機都由那台蒸汽機帶動,一共安裝了兩千枚紗錠,隻需要十幾人及時更換紗錠,便可以連綿不斷的進行仿製,每天可以織布一千餘匹。”

劉統勳向乾隆介紹著這個紡織廠的情況,話語中還充斥了一些興奮。

不愧是上仙技術,這造出來的效果,就是比凡人做的強。

“若是朕冇有記錯的話,民間女子,一天織布不到一匹吧?”

乾隆聽到這個數字,開口問道。

“陛下聖明,民間女子每天織布大概也就是一匹左右。”

劉統勳對於乾隆知道這些毫不意外。

“也就是說,這十幾個人把上千人的活乾完了。”

乾隆有些感慨的說道。

“其實也不是十幾個人,再加上運煤、燒炭,還有乾雜活的都算上,大概二十五個人。這還不是這台蒸汽機的極限,若是再安裝幾排紡織機,每天能織的布更多。”

“需要增加的人手,僅僅是負責更換紗錠的人而已。”

劉統勳第一次看到機器啟動的時候,也是嚇了一跳,這工作效率實在是太嚇人了。

“朕總算是知道,上仙為什麼說這個蒸汽機是所謂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了。”

乾隆聽他這麼說,心中輕歎一聲。

“工業革命?”

聽到這個陌生的名詞,劉統勳不由的一愣。

“這個蒸汽機作用很大,紡織都隻是小事,它還能用來磨麵,抽水,打鐵,製造兵器等。甚至還能放到船上,充當船隻航行的動力,甚至是逆風,也能航行。”

“根據上仙所言,蒸汽機還能進一步發展,可以安裝在四輪的那種車上,後麵掛上一排車廂,能夠節約人力物力,連運輸的馬匹都不需要了。”

“這樣一來,糧草運輸就少了人吃馬嚼,節省了大量的糧草。”

乾隆將自己知道關於蒸汽機的運用說了出來。

“這蒸汽機居然有如此作用?”

劉統勳原本以為用在紡織上已經很厲害了,冇想到居然還有這麼多的用途。

“是啊,不僅是運送糧草物資,就連運兵也能用這種車來進行。”

“到那時候,這種車日行千裡,即便是從京城調兵到準噶爾也不過是幾天的時間。”

乾隆點了點頭,說出了火車的厲害之處。

“簡直匪夷所思,難怪之前陛下說……”

劉統勳下意識的想說,難怪後世大清被洋人打的這麼慘,可話說到一半,覺得不對,連忙閉上了嘴。

“朕這些日子一直在想,曆朝曆代都不願意對外開疆拓土,多數人的理由是,得其地不能耕、得其民不能使。”

“若是大清到處都用上了這種機器,布匹的價格會迅速下降,老百姓衣食住行的衣便得到瞭解決。”

“即便是老百姓年年換新衣,布匹依舊消耗不了。”

“便隻能將布匹販往世界各地,這樣低廉的價格,會讓當地的百姓不用織布,隻需要買咱們的布匹就可以了。”

乾隆之前一直不太明白,為什麼那英國人要想方設法的跟大清貿易,甚至不惜打上一仗。

他原本以為英國人是想購買大清的香料、絲綢、瓷器等等物品,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。

他們是看上了大清這數萬萬的人口,那個時候英國人就已經用蒸汽機紡織布匹,生產力過剩了。

關鍵的是,價格低廉的洋佈會迅速壯大,讓大清男耕女織的小民結構瓦解,鄉間依靠紡織過活的小民冇有了生計?

怎麼辦?那就隻能無所事事,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。

估計這就是為什麼後世不願意和洋人做貿易的原因吧。

之前他還在想,真要是進行了工業革命,那些人該乾什麼去。

現在想想,他們的去處的很多,完全可以工坊做工,一來促進工坊發展,二也是能穩定社會。

不過,即便是有了那樣的車,也不能處處通行,一些運輸行業也會發展。

還有上仙說,那種車和路都是用鐵製造的,這種蒸汽機還需要大量的煤。

不管是挖煤,還是冶鐵,也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。

大型的戰船,需要的水師官兵自然也不是少數,還有若是有些國家不願意和大清交易,需要跟他們打仗,也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,隻怕到那個時候,百萬大軍都不夠用。

當然這也隻是自己的猜測,下次上仙釋出視頻的時候,可以好好問問,這些人口、勞動力該如何安置為好。

劉統勳見乾隆不說話,他自然也冇有出聲,實際上他還沉浸在剛纔乾隆描述的景象裡。

facebook sharing button
messenger sharing button
twitter sharing button
pinterest sharing button
reddit sharing button
line sharing button
email sharing button
sms sharing button
sharethis sharing but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