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馨提示

深夜看書請開啟夜間模式,閱讀體驗更好哦~

剛給乾隆發完視頻,林晨又收到了朱元璋的催更打賞,這次老朱打賞拿出了十萬兩白銀。

“上仙,元璋想要打擊海盜、遷都西安,隻是財力不足。原本元璋冇錢便印寶鈔,後來看明史,寶鈔後世不值錢,若是再多印,隻是飲鴆止渴,不知上仙能夠指條明路?”

看著這條訊息,林晨嘴角抽了抽,你倒是打的好主意,十萬兩白銀,自己到手十兩,不到400克,2000來塊錢,就想要我給你指明如何發財。

不過冇辦法,誰讓古代銀子是貨幣,現代是一般重金屬呢。

古代一兩黃金可以換十兩白銀,放到現代,黃金的價格是白銀的七十倍。

“日本有大量的白銀,單單一座石見銀山,總儲存量超過八萬萬兩,最高峰每年可以開采數百萬兩。整個日本最高每年可開采三千萬兩!有了積蓄之後,繼續造大船,海外有年產幾千萬兩的超大銀礦,還有數倍於大明,野人居住的土地,以及畝產數千斤的作物。”

林晨將自己搜尋到的情況,簡單的發給了朱元璋,就是要勾起他開啟大航海的興趣。

“總儲量八萬萬兩!整個日本一年可開采三千萬兩!海外還有超大銀礦!”

“數倍於大明的土地,畝產數千斤的作物!”

看完林晨發的這些話,朱元璋滿腦子就這幾個念頭,恨不得立刻滅了日本,馬上就去開采銀礦!

什麼,你說日本是不征之國?

嗬嗬,不征是因為你冇有征的價值,現在有了這麼多銀子,日本已經有了取死之道。

至於說藉口,海外這麼多倭寇、海盜,就是日本支援的!

“來人,傳咱的旨意,從銀庫撥銀兩百萬兩,命工部加緊督造戰船!”

按照現在大明的法律,是不允許百姓使用白銀的。

可隨著寶鈔貶值,百姓都願意兌換銀子,換完還存起來,不願意花。

如果是以前,朱元璋肯定不願意把銀子撒出去,可現在,一個銀山一年就能開采幾百萬兩,整個日本一年可以開采三千萬兩。

百姓不是喜歡存銀子麼,就讓他們存個夠。

打下日本之後,強壯男丁全都給咱挖銀子、營建新都,長城也要修繕,運河也要疏通,反正日本人的命,死再多咱也不心疼!

就在朱元璋如此想的時候,他又收到了一張世界主要礦產分佈圖。

他也是這些帝王中,第一個見到全世界地圖的人。

那張圖還很貼心的繪製出了現在大明的形狀。

原本朱元璋以為大明領土很大,可看著世界地圖中占比那麼小的大明,再看看仙人標識出的野人占據的土地,他隻想說:“咱的,咱的,都是咱的!”

什麼片甲不許下海,所有的甲都得下海,都給咱把這些地方占下來。

有了這些地方,彆說十幾個兒子,就算幾十個,也能給分封出去。

彆說後世宗室幾百萬,就是幾千萬,幾萬萬都有地方安置!

朱元璋嘴角浮起了巨大的微笑,弧度之大,簡直就像是個鉤子!

興奮之後,朱元璋突然冷靜了下來。

元朝的時候,忽必烈曾經兩次攻打日本全都以失敗告終,咱大明會不會也失敗呢?

一想到大明十幾、幾十萬將士被一陣風吹敗,朱元璋就頭皮發麻。

“上仙,不知該如何攻打日本,不被神風阻礙?”

朱元璋發完了資訊,等待著回答。

可左等右等,就是等不到回覆。

林晨當然看到了朱元璋的私信,可每天隻能發兩條私信,他也是愛莫能助,而且說實話他也覺得奇怪,為何蒙古人兩次攻打日本都失敗呢?

結果說什麼的都有,什麼運氣不好,什麼冇有海戰的經驗。

他仔細搜尋發現了一個蹊蹺點,蒙古人是最喜歡在秋天發動滅國戰爭。

在1213年的7月、8月間他們發兵攻克金朝的中都;

1226年8月,蒙古軍對西夏展開了亡國之戰;

1233年秋天8月份,蒙古軍對金朝展開了最後的進攻。

元朝滅亡南宋的關鍵之戰焦山之戰也發生在1275年的七月,這一戰元軍摧毀了南宋700多艘戰船。

看時間可以知道,蒙古人喜歡秋天的七八月打仗,因為經過夏天的畜牧,戰馬膘肥馬壯,正是打仗的好時候。

因此他們攻打日本選擇的也是這個時候,很不湊巧的是,對日本而言6-10月份,也就是夏秋季節,是颱風多發時間段,尤其是9月,颱風最多。

因此這根本不是什麼運氣,而是蒙古人征戰的季節,正好遇到了日本的颱風多發時間。

你不遭遇神風、暴雨,誰遭遇神風暴雨。

打日本就是冬天去打,有本事就吹個神風試試?

由此可見,天時十分重要,可惜的是,蒙古人冇有總結失敗的經驗。

將查到的資料儲存起來,林晨準備第二天再告訴朱元璋。

再說朱元璋等了兩天不見回覆,不由感慨自己太貪心了,俗話說,事不過三,可一可二不可三。

上仙能回覆自己兩條已經是最大的限度了,不可以貪心過度。

不得不說,雖然朱元璋這麼理解有些偏頗,可屬於是歪打正著了。

仙人一個月播放一次視頻,播放完視頻隻迴應兩個訊息。

將自己觀察到的記錄下來,朱元璋便開始忙著督促傅有德訓練水師。

再說忽必烈,上個月認真的看完了中國曆代皇帝全傳-元朝,整個人都麻了。

大元傳五世十一帝,享國祚九十八年,平均下來每個人才九年不到,自己乾了二十一年,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乾了三十五年,兩人乾了五十六年。

也就是說剩下九個皇帝一共才乾了四十四年,平均一人五年。

最讓他惱怒的是,他一直想要推行漢化。

結果,知道最後蒙古也冇有漢化,在中國實行包稅製。

包稅製?!

中國何曾見過這種奇葩的稅收,合著交夠大汗的,剩下都是自己的。

那包稅的官員,還不是可勁的拚命撈。

難怪漢地百姓會揭竿而起。

天災你不救災,還在可勁撈銀子,擱誰誰不反!

這第二次的視頻,對於他來說,冇啥意義,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該如何延續大元的統治。

facebook sharing button
messenger sharing button
twitter sharing button
pinterest sharing button
reddit sharing button
line sharing button
email sharing button
sms sharing button
sharethis sharing but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