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馨提示

深夜看書請開啟夜間模式,閱讀體驗更好哦~

-

第491章舊友

周戈淵揮師兵臨洛陽城下時,守城將領是曾經參與過渡淮之戰的李將軍。

周戈淵記得,那年他十五歲,正值年少,李將軍已經身經百戰。

因著是先皇最寵的皇子,李將軍對他很是照顧。

如今十幾年過去,原先風華正茂的李將軍,鬢邊也添了白髮。

此時兩軍相對,隔著城牆對峙。

原來的少年已然成了頂天立地的盛年將軍,原來的壯年將軍,此時已生華髮。

兩軍對峙了一天,周戈淵並未發動攻擊,李將軍也未出城迎敵,隻是城內外都嚴陣以待。

周戈淵讓軍隊退至洛陽城三十裡之外駐紮,他率領一隊輕騎至洛陽城下,在城內外數萬守軍眾目睽睽之下,周戈淵脫了鎧甲,身著素色衣袍,行至城下。

“我從江南而來,來時吾妻備了江南佳釀,叮囑我若逢老友,當邀之共飲。”

周戈淵仰首看著城頭,姿態愜意的彷彿不是在一觸即發的大戰中,而是在輕叩久彆老友的家門。

城樓上的士兵看著城下這個周朝曾經的戰神,最尊貴的王爺,曾經巡視三軍時,坐在戰馬上宛如神祗,高貴的身份,使得他有淩駕於眾生之上的傲氣。

而如今這個身著素袍的男人,周身的氣勢依舊帶著貴公子的矜貴,隻是卻再冇有了之前的傲氣,沉穩中更添讓人親近且安心的魅力。

這般邀友共飲的姿態,誰敢信這是曾經那個不可一世的攝政王?

“我年少之時,在江淮駐軍中,承蒙李將軍關照,教我水戰和氣象,如父如師,今日不論軍事,隻談故交,盼李將軍出城一敘。”

一個王爺,對一個駐城的將領尊稱如父如師,是何等的尊敬。

李將軍站在城樓之上,揮手讓弓弩手放下手中弓弩,目光沉邃,表情肅穆,讓人看不明白他此時心中所想。

許久,李將軍纔開口道:

“開城門,我出城一敘。”

李將軍的副將此時不由得擔憂道:

“將軍,不可!若是城外有詐,將軍生了意外該如何是好?”

李將軍轉身瞪了他一眼,怒斥道:

“攝政王堂堂男子漢大丈夫,何曾做過此等魍魎之事?”

副將汗顏請罪,看著李將軍卸甲,同樣著常服,獨自一人出城。

此時周戈淵已經鋪好了席子,將酒擺上,擺手邀李將軍共飲。

彷彿此處不是兩軍陣前,也不是這般簡陋的席子,而是皇城中宮殿內的宴飲。

李將軍與周戈淵相對而坐,周戈淵為他斟滿了酒,不談其他,彷彿隻為了找他敘舊一般。

李將軍聽著周戈淵絲毫不提洛陽之事,隻談當時在江淮的舊事,李將軍一直沉默不語。

周戈淵似乎並不介意他的沉默,依舊侃侃而談。

李將軍連飲了三杯酒後,突然語氣嚴肅說道:

“王爺江南起事,意欲何為?”

周戈淵麵對著李將軍的質問,放下手中酒杯,望著李將軍,目光平靜又多了幾分鄭重。

“世人隻知我在大婚那日失蹤,卻不知我有何經曆。我年少時便於李將軍相識,不妨跟李將軍談一談我這兩年的經曆。”

李將軍聽著周戈淵語氣平靜且目含悲憫的談起了兩年前豫州大災,談起了饑荒中跟隨災民逃災。

更聽他以當事者的所見所聞,說起了樹皮草根觀音土,說起易子而食,屍橫遍野。

說起他徒步數百裡,揹負著救過他的老漢,求醫無果,身無分文,以血相報,都未能救活老漢的無能無力。

說起朝臣昏聵,抓流民充賊,說起孟津渡黃河灘流沙中掩埋了多少白骨,說起豫州起義軍如何逃難中被逼起義,隻是為了活下去,為了有口飯吃。

而這一件件,那個曾經的天之驕子都一件件的親身經曆,又無能無力的被一切無法左右的形勢推著往前走。

周戈淵說完看著李將軍。

“若我是庸者,便也閉眼淹冇在這曆史的洪流中。可我有振臂一呼的能力,怎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天下變成熔爐和煉獄?”

李將軍已年過半百,又是常年征戰沙場的人,見慣了生死,一顆心都麻木了起來。

而此時,卻眼含淚水,定定的看著周戈淵。

他知曉,周戈淵從江南舉事至今,為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便勢如破竹,守城將領不戰而降。

“李將軍有所不知,在遇到我夫人之前,我以為為君者當是禦人有術,製衡朝堂便是一個合格的君王。後來我才知曉,一個優秀的君主,當對蒼生心懷悲憫,個人生死為輕,家國為重。如今,我依舊想坐上那個九五之尊的位置,卻不再如之前那般想法,而是我不認為這天下還有第二個人,能如我如我夫人一般,能將天下百姓看待如自己的子民一般。”

周戈淵說完,李將軍垂首片刻後,抬頭看著周戈淵說道:

“前幾日我觀洛水水位下降,連續兩三日,一日比一日降的厲害,派人去上遊檢視,與黃河分支處,水位也有所下降,心中存疑,便留心著洛水的情況。直到今晨從長安的方向抓到一個人,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,才知曉是何原因。”

李將軍將袖中信遞了過去,周戈淵打開,看到上麵的字跡時,便認出了是蕭妱韞的筆跡,此女子的筆跡太過特殊,與尋常閨閣女子不同。

許是受她性格的影響,這字體也帶著些許淩厲之勢。

周戈淵看到蕭妱韞信中所寫的內容後,心中一頓,才明白李將軍說的話是什麼意思。

洛水上遊有人截流!

等著蓄水量到達千鈞之勢時,便會泄洪。

到時候不僅僅是城外的軍隊,便是洛陽城內的軍民都不能倖免於難,洛陽會再遇浩劫。

周戈淵駭然抬頭,看著李將軍。

“既然早已知曉,為何不去阻攔?還在此駐守?”

李將軍慚愧道:

“朝廷的命令,但凡是洛陽駐軍有異動,隻怕上遊駐軍便會先一步泄洪。洛陽城可降,隻盼著王爺率軍不驚動洛水的軍隊,平了泄洪之危,到時,洛陽城軍民開城投降。”

說完,李將軍便站起身來,轉身回城。-

facebook sharing button
messenger sharing button
twitter sharing button
pinterest sharing button
reddit sharing button
line sharing button
email sharing button
sms sharing button
sharethis sharing button